两会声音丨加速食品工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在今年全国两会之际,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带来加速食品工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关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食品科技创新体系等对于食品产业发展的建议。
建议培育食品制造“灯塔工厂”
张学武指出,当前中国食品工业处在转型与价值提升的关键节点,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扩大生产,打造数字化供应链,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已成为引领整个行业往更高方向发展的关键动力。
对于现状,张学武指出:”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迅速,但在消费升级与新经济的冲击下,食品行业利润正在逐步走低。食品产业特有的生命周期短、创新快的特点,对食品工业的影响日渐加大。食品行业如生鲜、水果等品类的加工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工操作的粗放式生产,极易影响产品稳定性和规范性;食品行业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全年产能无法平均分布,产能尖峰效应突出,时常出现生产过量或缺货断货等问题;产品单价低,企业生产溯源管理意识不强、能力有限,出现问题难以第一时间找到对应环节,产品质量有隐患;消费者口味变化快,食品品类多,食品生命周期短,定制化需求高。”
张学武表示,当前民众对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低碳环保的食品生产消费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国食品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
“数字化工厂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借助于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集成、仿真、评估和优化,并进一步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在双循环和新消费时代下,食品及加工行业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环节都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日益成为食品行业中的发展热点。”张学武认为。
张学武指出,灯塔工厂引领食品工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发展。“灯塔工厂”是具有榜样意义的数字化制造和工业4.0示范者,代表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
2023年1月23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了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2018年至今,全球范围内共选出132家“灯塔工厂”,有50家中国本土工厂入选。食品行业共有7家工厂入选,其中位于中国的“灯塔工厂”有4家,数量居于全球第一。
张学武建议,培育食品制造“灯塔工厂”,引领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食品企业转型,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好产品、新产品和更好的服务,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提升经济活力。当前,各级政府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项目和资金上都给予了倾斜,食品企业支持相对较少,加之食品产业周期短、创新变化快,数字化改造难度大,导致食品工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案例不多,引导产业转型步伐缓慢。建议国家设立食品产业专项,选择国内食品头部企业,通过工信部智能制造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进行培育,引导它们加速向智能制造和向数字化转型,成长为食品领域的‘灯塔工厂’,输出转型方案,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示范和服务。”
同时,张学武建议:“建设食品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型企业转型提供支撑。食品工业是民生产业,中小型企业居多,智能化、数字化基础薄弱,全面转型难度大。食品周期短、变化快,运用大数据来优化生产、仓储、销售和服务全生命周期,可以充分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建议各级政府、产业园区强化食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食品产业数字化公用云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供应链服务,提升快速响应的市场能力,实现产业链高效协同,支撑起食品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此外,张学武还建议:“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化,培育数字化生态。只有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突破口,深入推进食品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才能引领整个行业往更高的方向发展。建议政府积极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食品产业园区,集聚食品上中下游产业,打破传统商业模式,通过产业与金融、物流、交易市场、社交媒体等服务业的跨界融合,构建食品加工行业数字化生态,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充分发掘新价值。”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食品科技创新体系
张学武认为,构建可持续的食品工业体系,根本在于转变思想方式,要从传统高度依赖资源扩张型生产方式向依靠科技驱动的绿色高质量生产方式转变。
对于我国食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张学武指出,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在科技政策、科技计划、基地平台、资源开放等方面不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在产业层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纵深演进,新一代前沿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领域不断渗透融合,驱动全球食品产业向高技术、全营养、智能化、可持续方向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越来越多食品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对于食品工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张学武指出,我国食品工业仍处在规模扩张阶段,食品加工率仅为40%左右,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仅为2﹕1,与发达国家食品产业存在较大差距。对此原因,张学武认为,根本原因是食品工业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食品科技创新投入偏低、食品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未实现自主可控、食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薄弱以及食品企业创新的带动支撑作用不足。
对于行业发展,张学武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强化食品科技创新驱动意识,支持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当前,食品合成生物学、智能制造、设计与重组食品加工等颠覆性创新技术及产品不断涌现,食品进入了科技创新关键期。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通过创新开发新食品,提升价值,将对我国激活内需、拉动消费产生重要作用。当今国家食品科技创新投入逐年下降,一些地方,食品既没有进入重点产业链,也不在政府资金资助范围之列,这些都让人忧虑。强烈建议各级政府将食品产业纳入重点产业链和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加大培育;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企业食品科技创新投入的支持,四两拨千斤,引导企业加大食品科技创新投入。
第二,深化我国科研体制改革,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了大量的精英科技人才,也占据我国大量的科技资源,院所和企业之间的鸿沟造成了我国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据统计,尽管企业科技人员在增长,但是博士、硕士等高学历比例却在下降,企业科技水平提升缓慢。强烈建议我国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在应用研究、试验与开发类科技项目评价中,将市场应用作为一个关键指标(否决项目),以发挥市场在食品科技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作用,加强食品企业在科技研发中的评判和话语权;建议国家加大高校院所食品专业产学研指标的力度,采取类似“一刀切”的关键指标考核,加强高校院所与企业的科技创新合作;建议将科技人员职称评定与企业工作经历挂钩,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
第三,支持食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联合体探索灵活多元的用人机制和基于成果转化贡献的薪酬激励体制,鼓励科研院所专家参与联合体的技术攻关;在资金、管理模式、人员组成、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企业创新联合体较大灵活性,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持续推进科技项目的“揭榜挂帅”“赛马制”,鼓励更多企业牵头和参与创新活动。
第四,引导食品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弘扬企业家精神,赋予企业家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决策方面的权利。建议出台相应税收减免和奖励政策,强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各级创新平台的高水平人才(含高学历)数量要求,国家根据高水平人才比例上浮或者下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比例,鼓励食品企业增加研发经费项目支出和新产品研发支出,加快对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建议国家设立高学历人才专项,对进入中小企业研发机构工作的博士、硕士等人才,发放在岗专项补助,引导科技人才进入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辑:余凯
审核:老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