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以打造智慧食安监管体系为抓手,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目标,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开发完善和推广应用相关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科学化、智能化水平,监管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在国内率先研发制定食品生产环节智慧监管系统地方标准《食品生产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指南》(DB3401/T 224—2021),规范引导各地开发食品生产智慧监管系统,统一基本功能和数据接口规范。引入专业力量、专业团队深入调研,强化信息化系统建设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将智慧监管工作纳入《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及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内容,鼓励县区积极创新。形成应用场景“百花齐放”、市县两级上下联通、企业与政府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1.网络餐饮全域监管。建立健全“以网治网”的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利用技术力量对网络订餐平台进行监控治理。升级建设合肥市网络交易监管服务平台,扩充网络监管数据库、升级网络监测技术、建立网络市场风险预警模型、增强移动执法应用、充实电子数据取证设备,全面提升网络交易监测技术化、线索发现精准化、线上监管一体化水平。
2.明厨亮灶全面推进。积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系统集成日常巡查、隐患排查等工作模块,通过视频监控实时查看或调取回放,监督操作人员有无违法行为,倒逼企业责任落实。积极采用手机App、AI自动识别、违规操作实时抓拍上报等技术,进一步提升智慧监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2159家各级各类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3.追溯体系全速发展。出台《关于印发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统筹规划全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按照“1+3+3”的模式,建设1个追溯管理平台和食用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3个追溯子系统,对接食品、药品、危险品3个追溯子系统,追溯品类从“一肉一菜”130个试点单位扩展至6大类1230余个试点单位,目前已备案各类经营主体6905户,采集追溯数据3306万条,合成追溯链条 658万条,扫码量2.2万次。4.食安协管全力保障。平台通过手机App或者扫码登录方式,实现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农村集体聚餐报备等工作掌上终端化,有效提高“四员”工作效率。系统具有任务派发提醒、“四员”协管与基层监管所监管数据互动等功能,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巡查状态通过食安地图形象化展示。县区食安办运用系统对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工作进行量化管理,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1.一体统筹,筑牢数字底座。依托市级大数据平台和政务能力支撑平台,制定数据标准规范,按照“人、地、物、事、情、组织”等六要素,整合接入业务数据。建成合肥“城市大脑”数据底座四大基础数据库之一“合肥市企业法人基础数据库”,归集合肥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本信息,利用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对食品企业进行画像多维度综合展示,有效实现部门之间数据整合与共享。2.融合赋能,激发协同动能。建设“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系统平台整合(一期)”,通过对现有各系统的开发框架、建设单位、服务器所属网络等不同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分别采用超链或单点登录、功能整合、事项流程开发等方式,将在用的多个国家局、省局、市局建设的业务系统打通,实现多个食品相关系统数据贯通、业务协同。3.全链提质,强化风险预警。“合肥市食品药品风险管理业务系统项目(一期)”覆盖食品药品监管全领域,建成企业画像、决策分析、风险预警评估、趋势研判、监督检查、投诉举报、稽查执法等20多个功能模块,追溯、风险预警交流2大功能体系,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实现包保干部食安信息即时推送,形成监管“一张网”、问题“一张图”、数据“一个库”的“三单一表”监管闭环。建立各食安委成员单位风险交流与预警机制,实现不合格预警信息实时在线共享,夯实数据基础,支撑业务融合,赋能食品安全监管,实现食安业务“一盘棋”。